104.4.18下午16:20 我們到金澤兼六園
兼六園起源於17世紀中期,加賀藩在金澤城的外郭建造的藩庭,是江戶時代代表的池泉迴遊式庭園。
1922年,指定為國之名勝、1985年,指定為國之特別名勝。
兼六園這個名稱是第12代籓主前田齊廣請奥州白河籓主白河樂翁命名。
李格非在《洛陽名園記》中寫道:「洛人云,園圃之勝,不能相兼者六,務宏大者,少幽邃;人力勝者,少蒼古;多水泉者,難眺望。兼此六者,惟湖園而已。予賞遊之,信然。」
因為此庭院兼具宏大、幽邃、人力、蒼古、水泉、眺望6勝所以稱為兼六園。
兼六園是日本屈指可數、兼具寬廣及美景的池泉迴遊式大庭園,曾經是擁有百萬石加賀籓籓主前田家的私人庭園,佔地約11萬平方公尺(約3萬坪),從第5代籓主前田綱紀開始營建,直到第13代籓主前田齊泰完成為止,共花費180年的歲月。1874年對外公開,為日本特別名勝。
兼六園門票:大人310日元.小孩100日元
兼六園原先稱為「蓮池庭」,由第5代籓主前田綱紀於日本延寶4年(1676年)營建,當初庭院裡設有蓮池亭及庭園。
蓮池亭位於現在的蓮池門的附近,蓮池門現在作為正門。蓮池庭在當時屬於金澤城的一部分,作為金澤城的外庭。
之後歷代籓主不斷增建,日本文政5年(1822年)第12代籓主前田齊廣在建設竹澤御殿時擴大規模,日本天保8年(1837年)第13代籓主前田齊泰毀了竹澤御殿後開闢霞池,形成現今壯觀迴遊式庭園的基本構造。
兼六園有幾個入口,我們由桂坂口進入
園區的櫻花尚盛開著,這棵漂亮的櫻花樹成了大家拍照的焦點
與領隊輝哥合照
位於金澤市中心的兼六園, 園內設置有噴泉; 池塘; 瀑布; 溪流, 遍植奇花異草150多種, 總共超過1萬多株不同的松樹;楓樹; 梅花; 櫻花; 蘭花; 菊花等
夫妻樹
所謂的 ‘池泉迴遊式’ 是利用最大的空間, 在庭園內挖掘設置池塘, 堆砌假山異石, 並以亭台樓閣點綴, 加以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, 所以也稱 ‘假山林泉’ 迴遊式庭園.
榮螺山
日式庭園中,走來和服美女....就是眼光焦點
霞池位居兼六園的中央,寬5,800平方公尺,第13代籓主前田齊泰於日本天保8年(1837年)營建。
由霞池為起點,除了蓬萊島,還可以環繞霞池周圍的唐崎松、虹橋、内橋亭、兼六園代表性的地標—徽軫灯籠、榮螺山等名勝,可以說是兼六園之中的最佳景點。
池子中央的小島稱為蓬萊島,有長生不老的意思。因為島的形狀很像烏龜的殼所以擁有別名龜甲島。
内橋亭雖然現在是浮在霞池上的,在日本籓政時代時内橋亭位置於現在的茶店街的中心。因為是用橋把兩個房子連接著所以稱為「内橋亭」。
内橋亭不只是茶室,也作為看馬的調教所以別名「馬見之御亭」。
内橋亭是第5代籓主綱紀在營建蓮池庭時建造的4亭之1,第11代籓主前田治脩在重建蓮池庭時重建。
内橋亭一般時間沒公開,唯有在每年5月7日,兼六園首度公開紀念日時,會舉辦茶會。
園內最好看的是:各種姿態各異的老樹
根上松也是兼六園的最佳景點之一。根上松高約10公尺,樹幹周圍約3.9公尺。這棵據說是第13代籓主前田齊泰親自種植。
因為在種植時用土把樹根深深的埋蓋,等樹根成長到某種程度時再把土除去,所以約50棵樹根每根都隆起大約2公尺。這種情景在日本不易看到,非常珍貴。
園內種植大量松樹
兼六園最著名的曲水,引自10公里外的犀河。1631寬永大火隔年,第3代籓主前田利常命令町人板屋兵四郎所闢的防火用水。
水上架設有虹橋、月見橋、雁行橋、雪見橋、花見橋等石造小橋,其中雁行橋是以11枚赤戶室石,排列成雁鳥飛行狀,此橋又被稱為龜甲橋,是因為一枚一枚的石塊、形狀有如龜甲一般。
水中好像都是鬱金香,旅行社的資料介紹:園內有許多品種上百萬棵的鬱金香
明治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西南戰爭中戰死的當地軍人,所建的慰靈地標
中央為日本武尊銅像(日本建國之祖,神格化人物),高5.5公尺,建於1880年,左方有石川縣戰士盡忠碑
菊櫻:因其一朵花的花瓣多達300片以上,盛開如菊,而獲此名
花期約2週,自4月下旬到5月上旬
據說和一般的櫻花不同,特徵在於花色會由深紅到淡紅,最後轉為白色
照相就是要活潑,不要站直挺挺的拍!
來個阿帕契拍照姿勢吧!....可愛多了! 秀卿+淑娟+俐子
大家一起來! 樂仁+秀卿+淑娟+明正+阿煌+俐子
日式庭園常見的燈籠
藝棧教師木笛團的五人小組,碧容+善華+素嫻+俐子+小燕
霞池
和服美女
美景與美女....高興的合照
雁行橋:使用11枚赤戶室石,排列成雁群在天空飛翔的圖形(人字形)
兼六園之眺望...金澤市區
兼六園代表性的地標—琴柱燈籠,高2.67公尺,特殊之處在於類似琴柱的二股石腳柱
簡介封面也是用這個琴柱燈籠當代表圖案
琴柱燈籠.霞池.內橋亭...代表性美景
兼六園桂坂口
園外的街道
兼六園的對面是金澤城公園
石川橋..金澤城公園石川門口
三對夫妻再來一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