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.10.12上午我們參觀河內越南民族博物館
1997年開幕的民族博物館,不論館藏或設備,在越南全國都算得上數一數二,而且53個民族的文化,豐富又多彩,使這個博物館十分有看頭。
越南民族博物館可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大部分,室內展示各個少數民族的多彩的民俗服飾、樂器、祭祀用品,甚至日常用的刀具、耕作器具都在展示之列。
同時也有影音輔助和文字解說,可深入了解每個民族的特色與文化背景。
我們今天以參觀室內展館為主
到了博物館,離開館還有5分鐘,大家在門口玩了起來
戶外展示區,博物館請來了不同族群部落的人,在這裡搭起多座具少數民族特色的屋舍,包括岱族 (Tay) 的高腳屋、巴拿族 (Bahnar) 的公共空間、嘉萊族 (Giarai) 的墓室、埃第族(Ede) 的長屋,越族(Viet) 的屋舍、傜族 (Yao) 半穴居房、占族 (Cham) 的雙層屋頂房……。
特殊的住房形式代表了不同民族適應環境的需求,也反映了不同的社會組織與宗教信仰,此館共收藏了上萬件文物及一萬五千多張的黑白照片
導遊在館外就介紹起來了
博物館入口
博物館室內區域圖示
越南全國大約331,688平方公里。呈狹長型
地形包括有丘陵和茂密的森林,平地面積不超過20%。山地面積佔40%,丘陵佔40%,森林佔42%。北部地區由高原和紅河三角洲組成。東部分割成沿海低地、長山山脈及高地,以及湄公河三角洲。
博物館大廳
傳統圖騰
越南政府將境內民族劃分為54個,其中京族人口佔87%,次者為岱依、泰、芒、高棉、華、儂、苗、瑤等民族;除京族外,其餘均定為少數民族。
古代的越南,受漢文化影響很深,在古籍上,有許多中文的內容
這些像是教學用的課文,有押韻可以朗朗上口
館內呈現喪禮祭祀現場,喪家現況
介紹越南各民族,居住地及傳統習俗
導遊很盡責的說明與介紹,大家也都興趣盎然
傳統使用的家庭用品.獵具...
獵具.竹簍...
漁網
應該是起源於國樂的二胡吧
織布紡紗,是古代農耕期的工藝
今天在博物館,碰到不少學校的校外教學活動
不同民族的服飾.祭祀.嫁娶等活動,在博物館內都一一展示出來
越南斗笠歷史悠久,旅行社也送每人一頂
這裡也展示斗笠的材料與製作流程
捕魚的竹簍
牆上有一張腳踏車在竹簍的照片,真是神乎其技
不過,現在越南街頭,不再是滿滿的腳踏車....而是滿滿的機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