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6.7.1上午我們在丹麥菲德烈古堡,又名水晶宮,現在溫度14度
自1671年至1840年間,歷代國王都在水晶宮教堂舉行加冕典禮。
1995年11月約阿基姆(Joachim)王子和阿麗克絲在此教堂舉辦了隆重的結婚典禮。
直到更現代化的「和平宮」於1927年建成之前,水晶宮一直是王室的行宮。
1859年一場大火毀了宮內的大部份傢俱,宮頂和尖塔全部被毀,僅教堂幸免於難。
這張照片是由後花園往前照的...
菲德烈古堡的另一特色就是後花園
把迷宮似的大廳挨個看去,每進入--個大廳,都令人不由地在心底發出讚歎。
菲德烈堡宮無處不雕,無處不畫,牆壁、天花板、傢具到處是精美的雕刻和油畫,帶著文藝復興色彩。
從8世紀到10世紀,丹麥人與挪威人、瑞典人一起,被稱作維京人,他們的殖民、戰事、貿易活動遍布整個歐洲。他們在不列顛和西歐最為活躍,曾征服過英格蘭、愛爾蘭和法國。
1859年,菲德烈堡宮曾被大火焚毀大部;1876年,嘉士伯啤酒廠創始人雅各布森為修復菲德烈堡宮捐贈了全部修繕費,並提出把菲德烈堡宮闢為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;
1878年,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在此成立,館內許多名畫都是雅各布森請名畫家繪製的。
曾經也是海上強權國家之一,當然會有許多大船的油畫題材
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宴會大廳,它足有800平方公尺大,四周壁上繪有丹麥歷代國王和王室成員的巨幅畫像,金碧輝煌的吊燈、栩栩如生的雕塑,使它比其他殿堂更顯富麗堂皇。
近年來,瑪格麗特女王曾在這裡舉行過生日宴會。
1995年11月,女王親自選定菲德烈堡宮內的教堂為約阿基姆(Joachim)王子舉行了婚禮。
天花板上的畫像與雕塑
丹麥政體為君主立憲制下的議會民主制,現任君主是瑪格麗特二世女王(1972年1月登基),中央政府擁有相當大的權力,並負責屬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的部分事務。
這是女王和兒子孫子的畫像
這是女王丈夫亨利·蒙佩茲伯爵的畫像,畫中三位都是他本人,不同年代的他
小時候不是皇室中人,所以站在門外;結婚後邁步走入皇室中
在老國王的卧室里,國王的龍床雕樑畫棟,和中國皇帝的龍床有異曲同工之處,可是床的長度顯然比現代的床短得多,也就有1.6米左右,難道古代的國王都是小矮子嗎?真有些令人百思不解。
大家都非常專心的聽著解說
超大的壁毯...價值連城!
老皇后的寢室,床也是超小號的
床柱上雕刻栩栩如生
四周的擺設,可以看出昔日的輝煌成就
這是來自中國的青花瓷....是買的?還是搶的?
水晶杯
這張畫像有機關,由右側方看是皇后
由左側方看是國王....
丹麥的聞名骨瓷製品之一...骨瓷人偶
逛完大廳,往後花園前進
在東北角有一長廊,它跨越湖水,把人們引入國王的接見大廳
前往後花園的拱門裝飾
門楣上的這雕像...像什麼????
城堡後面是一片山丘斜坡,山下的花園有著英國和法國混合的風格,修剪整齊的樹叢,草坪、三角錐形的樹林,有英國園林的渾然天成及法式花園的規矩,像一幅水彩畫展現在面前。
由後花園回拍古堡是最美的一景,也是風景明信片的題材
俐子來一張借位攝影....
突然想到:睡美人被巫婆的紡車針刺到....
後花園的一景
悠哉的大白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