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5.3.18日本九州6日遊的最後一天
今天的行程就是熊本城!下午要離開九州回台灣
熊本城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中央區。別稱銀杏城。日本三大名城(名古屋城與大阪城、熊本城)之一
1591年加藤清正在茶臼山丘陵一帶開始建造城堡。約1600年(慶長5年)天守建造完成。
關原之戰後清正成為肥後國52萬石大名。1606年築城完畢,翌年將城堡由隈本改名為熊本城。
城周圍長5.3公里,為黑白兩色調和的「千島山形牆」和彎曲有致的「唐山形牆」混合而成的桃山建築。
我們在3月18日拜訪熊本城後,4月14日及16日在熊本發生6.5級與7.3級的大地震.....
造成嚴重人員死傷及熊本城等古蹟毀損,預計要花數十年修復....天佑熊本!
105.3.18在Aso resort grandvrio hotel阿蘇格蘭維利奧度假酒店的豐盛早餐
這種6格或9格的瓷餐盤非常好用,清爽好看!不同口味的菜餚不會擠在一起!
這6天的遊覽車,雖然這團只有20人,但還是使用大遊覽車!
領隊涂朝盛.日本遊覽車司機.與阿煌
路上的櫻花盛開著
我們由圖中的左側藍線進入
幽靜的護城河
入城票價:500日元
在進城的通道前,巧遇古裝的武士
這是熊本城常駐的武將隊:威風堂堂之章
看板上掛上今天輪值的武將名字
穿著戰國時代的衣裳、戴上盔甲的年輕武將們,一天中分上、下午兩場表演「出陣」,遊客除了能盡情拍照留念外,還能與巡邏士兵一起合影。
被選為日本賞櫻名所之一的熊本城,城的四週都是含苞的櫻花
熊本城的入口:頰當御門
入口處有"一口城主"的募集海報
熊本城的「一口城主」:持續修復工程的熊本城,只要捐贈約台幣3,200元(約一萬日圓),就能成為天守閣內的城主,並會掛上寫有捐贈人姓名的吊牌在天守閣牆上。
熊本城另一名稱為"銀杏城",由於當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時,已經考慮到萬一發生圍城戰時,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,因此便廣植銀杏,甚至連城內地席的材質,都是利用芋艿的莖曬乾做成的,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。
西大手櫓門
大手門是日本城郭中設在通往內部的二之丸或是三之丸等處曲輪(指城郭的範圍)的虎口部分的門。相當於正門。
這種門大多基於防禦因素而慎重建造,且多為開有大型櫓門的石壘等形式,並更進一步做成枡形的布局。
在南大手門櫓有西南戰爭特別展
西南戰爭時期,熊本城是政府軍的重要根據地,對抗守舊勢力西鄉隆盛所帶領的西鄉軍。不過在西鄉軍發動攻勢之前,其天守閣意外發生大火,火勢雖然立刻獲得控制,但是許多重要的文物、城樓已遭到燒毀。
戰爭方面,政府軍在指揮下成功擊退西鄉軍,西鄉軍並沒有一人進入城中範圍內。
南大手櫓門
天守是連結式望樓型,大天守是3重6層及一層地庫,稱為「第一天守」。
小天守是3重4層及一層地庫,稱為「第二天守」或「御上」,是城主夫人的居所。
另外,城東北的清正建立的豐國廟跡(立田山中腹)和城西南妙解寺跡(花岡山麓)的細川家靈廟,這兩者與天守在一條直線上。
網路資料:清正特別擅於建造石垣。熊本城的石垣大多修建成「武者返」的形狀,起初坡度較平緩,到上部則近乎垂直。
城池採用蔚山倭城時的技術。防守集中在南方,以應付假想敵薩摩藩的入侵。在熊本市役所外的石垣,更為日本最長的。
下圖中的側面石垣.在一個月後的105.4.16熊本地震震塌下來
處處充滿歷史痕跡的石垣
大天守閣前,供遊客拍照的人像
小天守閣
上天守閣參觀....
待續.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