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.4.19上午到白川鄉合掌村:白川鄉位於岐阜縣西北部白山山麓,
是四面環山、水田縱橫、河川流經的安靜山村。
那裏“合掌造”(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頂)式的民宅,
一百多棟三角形茅草屋頂的民家點綴其間。
樸實不張揚又聲名遠播的合掌造民家,和四週大自然構成一幅田園風景畫,
而這裡也是1995 年被指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址。
許多人都被合掌村的照片所感動! 可愛得宛如童話中的薑餅屋
白川鄉合掌村的故事與桃花源記有些類似,都是幾百年前的祖先為避戰亂,隱居深山,自給自足,
合掌村被外國旅客拍照公諸於世,日本政府才知道有這麼一個漂亮特色的地方
世界遺產「合掌村」分布在岐阜縣大野郡白川村(白川鄉),富山縣東礪波郡平村與上平村(五箇山)。目前白川鄉內共有5座合掌村落,其中荻町的規模最大也最有名,至今完整保留113棟合掌造屋。有超過20間民宿及旅館、約50家特產店、餐廳、重要文化遺產和田家、明善寺鄉土館、生活資料館等是欣賞合掌村的最佳景點。
流穿合掌村大河流:庄川
河的西面是:商店.停車場.野外博物館...
河的東面是:合掌村的住家.商店.餐廳...
因逢雪融,河水量大洶湧
合掌村這個名稱,來自於其建築型式,呈人字型的屋頂外表看起來如同兩手手掌合起來,於是房子被稱為「合掌造」,而村莊就被稱為「合掌村」。
幾百年前居民為了適應山谷環境,將木造住家屋頂設計成60度斜角的正三角形,除了可以抵擋寒風外,這角度也使得屋頂可以承載厚重積雪,同時讓過高積雪自然崩落。
這一區地處豪雪地帶、再加上位於深山、山區地形阻絕、自古以來整個村莊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,也因為這樣而形成了地區獨特的風俗文化流傳至今,也更增添其神秘美感。
餐廳土產店之一
另一家餐廳
另一排餐廳.紀念品店
合掌式建築民家園,是一個野外博物館
合掌式建築民家園全圖
大人門票600日元
野外博物館目前無人居住,純粹是展示使用
村內尚有許多殘雪未完全融化,在屋前屋後都有許多積雪,現在的溫度大約10度左右
溪水清澈見底,令人羨慕!因為現在的台灣面臨大旱限水!
屋前屋後都有許多積雪
山下陽朗家
中野義盛家...
擺滿牆面的工作雨鞋
舊民房內居住空間的展示
合掌造內部空間並不大,全棟木造,包含閣樓屋內最多可分為4個樓層;整棟木造的屋子空縫很多,當1樓燒火炭取暖時,熱氣就穿透木板空隙傳上來,使得整間房子暖烘烘。靠著這些流通全屋的暖氣,昔日的白川村民才能在白雪覆蓋的嚴冬裡養蠶,以維持生計。
合掌屋內部屋頂構造
這應算是閣樓
還好厚的積雪
有一家民房內,正由觀光客拿木槌搗麻薯
這個阿公揮得好起勁
中野長治郎家,裡面有農具的展示
好巧!
正好看到工人正在檢修房屋
不用一根鐵釘的合掌造,全屋都是以卡榫、結繩結成,並以茅草舖頂。
屋頂覆茅草的傳統家屋,雖然堅固實用,但每隔30、40年就必須更換老杇的屋頂茅草。
屋頂又斜又大,更換屋頂的工程非常浩大,並非單靠自己家人就可以完成,每當更換屋頂時幾乎要全村大動員,人數有時可以多到約200人,花費2天的時間完成。
在這個村裡有個獨特的制度-結。「結」是使村人的關係更加親密的勞力交換制度。除了換屋頂,勞力交換制度遍及生産與日常生活。在這個制度之下,無論男女都必須提供勞力,互相幫忙,男的換屋頂、種田、除草、劈柴等,女的割稻子、種田、除草等。以同等的勞働回饋是基本条件。所以每當有人要換屋頂,就看到村裡壯丁如同螞蟻般密密地各自佔據屋頂一角,或傳遞草束,或仔仔細細地將草束縫結在屋頂上,每一戶人家的屋頂都是這樣靠著大家的努力搭蓋出來。
冬季雪景的白川鄉合掌村